or=#0000ff>MOCVD设备达140余台,数量方面步入国际前列,然技术方面仍存较大差距,2011年公司通过海外研发投入及大批量人才引进,快速提升公司在MOCVD的关键技术,尤其是在发光效率(140lm/w以上)、可靠性、良品率(70%)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,目前已达至国内领先,国际较高水平,为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及客户范围的拓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。
产业链整合技术规模优势稳固国内龙头地位。三安光电产业链已由外延芯片,向上延伸至蓝宝石,向下涉及封装环节,直接进入应用及工程领域。产业链的整体优势,确保公司蓝宝石供应的稳定及LED芯片出货通道;芯片类型由原来的景观装饰、显示屏等领域已经拓展至LED路灯、LED普通照明、大尺寸背光、车用照明领域,公司芯片应用领域拓展打开更加宽广的市场空间,加上公司核心MOCVD设备国内第一规模优势,稳固了公司在国内的龙头地位。
2012-2014年公司增长动能主要来自公司良品率提升、设备利用率的提升及设备数量增加。单台设备良率的提升,随着公司技术研发投入及大批高端人才的引进,公司良品率预计至少提升10-15%;随着公司技术稳定提升,设备的开工率也可以大幅提升,有最低点的三至四成提升至八至九成;此外公司在规划芜湖二期设备投入,预计公司未来还将有百台以上的MOCVD设备投入,新设备的投入有望提升公司产能,或为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动力之一。
财务与估值
分析师预计2012-201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.74、0.97、1.12,分析师采取相对估值方法,可比公司2012目前年平均PE为24.14倍,由于公司处于龙头地位且公司利润构成正在向良性发展。分析师给予一定溢价,给予公司2012年28倍PE估值,对应目标价20.72元/股,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。
阳光照明:进军LED照明业的节能灯龙头
LED行业呈现结构性供过于求的迅速增长态势,下游应用产品更受益。LED行业中上游环节产能快速增长,造成严重的供过于求,价格大幅下降,推动下游LED应用产品生产成本持续下滑,带动其市场渗透率和普及率不断提高。
节能效果更优LED照明产品的渗透率一旦快速提升,将蚕食节能灯市场空间。通过比较,节能灯的经济性最佳,LED次之。而从节能效果来看,LED的用电成本更优,约为节能灯用电成本的75%。分析师认为一旦LED灯的技术不断进步及成本快速下滑,LED灯的普及率将快速增长,节能灯的相对优势将不再存在,其市场空间也会不断被蚕食。
灯具业务占比同比增长30%,业务结构调整显现成效。12年中期,节能灯及灯具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6%和32%。其中盈利能力较好的灯具业务占比同比增长30%,公司业务结构调整成效开始显现。
与LED上游制造商合作进军LED产业,发展战略明晰。分析师认为传统照明企业发展LED业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。公司通过同LED上游芯片厂商台湾晶元光电战略合作,保障较高品质的LED芯片供应,且无需投入大额资金。
公司LED与节能灯的部分供应制造平台共享,可以减少产品转型投入及风险。LED用到的60%的电子元器件是与节能灯类似或同样的供应商,供应链平台可以共享;LED生产需要的自动贴片,自动插件设备与电子整流器用的设备是相同的;LED的很多测试,试验设备以及对外部检验检测机构的通道是与节能灯和灯具相同的,测试平台共享。
分析师预测2011-2013年EPS分别为0.42元、0.51元和0.67元,对应市盈率22倍、18倍和14倍,给予持有评级。
德豪润达:LED照明应用项目有望陆续启动
国家LED照明补贴中标数量和份额已经确定
公司此前中标10个型号,是中标信号最多的企业之一,10月11日公告入围国家LED照明补贴中标数量:室内照明30万只,室外照明(路灯)3万只。从报价上看,得益于芯片封装应用的垂直整合,公司小功率筒灯、射灯和大功率路灯产品报价低于中标均价。
4Q12有望进入地方项目招标密集期,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
广东省积极推动LED节能改造,目前省内已有较多项目进入最后的筹备阶段,分析师预计4Q12会进入地方项目招标的密集期;分析师认为公司照明产品已接近国内领先水平,垂直整合具有成本优势,资金实力强于大多数省内同行,在地方招标采购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。
照明芯片产品有望在3Q12陆续量产
分析师预计6月/9月/12月底量产MOCVD机台10/30/60台,芯片产品3Q12有望实现0.8-1亿收入;按照目前2812尺寸照明芯片的市场价格和13%的净利率测算,如果满产和费用均摊,分析师估算每10台MOCVD机台年均净利润贡献3800万元左右,对应EPS0.03元,芯片业务有望在4Q12越过盈亏平衡点。
估值:4Q12有望是业绩拐点,维持目标价和“买入”评级
分析师预计3Q1 |